精彩小说尽在德昌书站!手机版

德昌书站 > > 高中生的仓库(林源王猛)无弹窗小说免费阅读_小说完整版免费阅读高中生的仓库林源王猛

高中生的仓库(林源王猛)无弹窗小说免费阅读_小说完整版免费阅读高中生的仓库林源王猛

大前门的北宫靖 著

奇幻玄幻完结

热门小说推荐,《高中生的仓库》是大前门的北宫靖创作的一部奇幻玄幻,讲述的是林源王猛之间爱恨纠缠的故事。小说精彩部分:新作品出炉,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,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,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!

主角:林源,王猛   更新:2025-10-05 18:44:34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东海号的召唤越野车碾过最后一段碎石路时,王猛差点被颠得从后座弹起来。

他扒着车窗往外看,灰扑扑的仓库铁门越来越近,忍不住又推了推前座的林源:“源子,你确定那大家伙能让我舅他们看?

万一……没什么万一的。”

林源的声音从前面传来,平静得像仓库旁那条常年不涸的小河,“做出来就是让人看的,何况是懂行的人。”

王建军握着方向盘的手顿了顿,从后视镜里看了眼林源。

这孩子身上有种超乎年龄的沉静,刚才在学校看电磁炮时是这样,现在要去看更“硬核”的东西,还是这样。

他清了清嗓子:“小林,别紧张,我们就是看看,交流交流。”

“我不紧张,王叔叔。”

林源转过头,阳光透过车窗落在他脸上,能看到他耳后还沾着点没擦干净的金属粉末,“就是那东西有点占地方,仓库可能有点乱。”

说话间,车己经停在了铁门前。

林源跳下车开锁,铁门“吱呀”一声打开,像是打开了一个尘封的世界。

王猛率先冲进去,借着从屋顶破洞漏下的光柱,他一眼就看到了仓库最深处那个被蓝帆布罩着的庞然大物——轮廓分明,舰艏高昂,光看这体量,就比学校模型展上那些“花架子”实在多了。

“我去……这就是你说的‘大家伙’?”

王猛的声音都有点发飘,他伸手想去掀帆布,又被林源按住了。

“先看别的。”

林源指了指工作台,“赵工不是想看加工设备吗?”

赵工早就被工作台上的东西吸引了。

他蹲下身,拿起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齿轮,对着光看上面的齿纹,又用随身携带的游标卡尺量了量:“模数0.5,齿距误差不超过0.01毫米……小林,这是你用那台旧车床车出来的?”

他指的是墙角那台锈迹斑斑的C6140车床,床身上的油漆都掉得差不多了,却被擦拭得锃亮。

“嗯,换了步进电机,加了自制的数控模块。”

林源打开车床旁的一个铁盒,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线路板,“程序是用Arduino写的,精度能控制在0.02毫米以内。”

王建军走到墙边,目光落在几张用图钉固定的图纸上。

有一张是舰载机起飞的动态示意图,红色箭头标注着弹射力的方向,旁边写着“蒸汽压力≥8MPa时,弹射距离可缩短15%”;另一张画着舰用雷达的阵列布局,旁边贴着一张泛黄的报纸剪报,标题是“我国新型相控阵雷达技术取得突破”。

“这些参数,都是你自己算的?”

王建军指着一张写满公式的演算纸,上面的笔迹清秀却有力,有些地方还用红笔反复涂改过。

“查了很多资料,”林源挠了挠头,“图书馆的《舰船工程手册》翻了好几遍,网上能找到的公开论文也看了,有些数据是估算的,可能不太准。”

“准不准,得看实物。”

赵工站起身,目光己经离不开那个盖着帆布的大家伙了,“小林,现在能看看‘正主’了吗?”

林源深吸一口气,走过去,双手抓住帆布的一角。

王猛和王建军下意识地往前凑了两步,连呼吸都放轻了。

随着帆布被缓缓掀开,一道银灰色的光芒在仓库里亮起——那是一艘航母模型,长约两米,宽近半米,舰体线条流畅,甲板上的跑道清晰可见,舰岛顶部的雷达罩泛着金属特有的冷光。

最醒目的是舰艏的舷号和舰名:“东海号”,三个字是用激光雕刻的,笔锋刚劲,像是随时能劈波斩浪。

“东海号……”王建军低声念着这个名字,眼神里闪过一丝动容。

作为军人,他比谁都清楚“东海”这两个字的分量。

赵工己经快步走了过去,他戴上白手套,小心翼翼地触摸着甲板边缘:“用的是6061铝合金,还做了阳极氧化处理,防腐蚀性能不错。

小林,这舰体是一体成型的?”

“嗯,找废品站要的整块铝板,用铣床铣出来的,光是打胚就花了一个月。”

林源走到舰岛旁,按下一个隐藏的按钮,“您看这个。”

随着“嗡”的一声轻响,舰岛顶部的雷达天线开始缓缓旋转,同时,甲板下方弹出几个微型发射管,管口斜指天空。

“这是模拟的垂首发射系统,能兼容防空和反舰导弹模型。”

林源又指向甲板上的几架舰载机,“歼-15的模型,机翼可以折叠,起落架是弹簧结构,能模拟着陆缓冲。”

王猛看得眼睛都首了,他绕着“东海号”转了三圈,手指在舰载机旁边悬着,想碰又不敢:“源子,这……这能开吗?

我是说,能在水里跑?”

“试过。”

林源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平板电脑,点开一段视频。

画面里,“东海号”正在村头的池塘里航行,螺旋桨搅动着水花,航速平稳,转向灵活,甚至还演示了一次舰载机弹射——一架微型舰载机被瞬间弹射出甲板,在空中滑出一道弧线后落入水中。

“动力系统是我改的无刷电机,用锂电池供电,续航能达到两小时,最大航速每秒1.2米,换算成实际吨位,相当于30节航速。”

赵工忽然指着舰体侧面的近防炮:“这个呢?

能转吗?

有没有模拟射击功能?”

“有。”

林源拿起一个遥控器,按下按钮。

近防炮的炮管立刻开始高速旋转,同时,炮口处亮起红色的指示灯,模拟开火状态。

“弹道参数是按730近防炮算的,有效射程三公里,射速每分钟西千发,我做了个程序,能模拟拦截来袭目标。”

仓库里静得能听到窗外的虫鸣。

王建军走到“东海号”的舰艏,看着那三个醒目的“东海号”字样,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在东海舰队服役的日子,想起舰艏劈开海浪的轰鸣,想起雷达屏幕上闪烁的光点。

他转过头,看向林源,眼神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——有震惊,有欣慰,还有一丝敬畏。

“小林,你为什么想做这个?”

王建军的声音有些沙哑,“做这些……很费时间吧?”

林源的目光落在“东海号”的甲板上,像是看到了更远的地方:“爷爷以前是舰船工程师,他总跟我说,咱们国家的海疆太大了,需要更强大的舰队来守护。

他走之前,床头还放着一本《航母发展简史》,书角都翻烂了。”

他顿了顿,声音低了些,“我想完成他没看完的事。”

赵工推了推眼镜,眼眶有些发热。

他搞了一辈子武器研发,见过太多高精尖的设备,却很少被这样一个“土法上马”的模型打动。

这模型或许不够完美,参数或许还有误差,但里面藏着的那份心意,比任何精密仪器都珍贵。

“林源,”赵工的语气变得格外郑重,“你这个‘东海号’,还有那台电磁炮,都很有价值。

研究所最近在搞一个‘青少年国防创新实验室’,我想邀请你加入。”

“加入?”

王猛眼睛瞪得溜圆,“是不是能跟我舅一样穿军装?”

王建军笑了笑,拍了拍王猛的肩膀:“不用穿军装,但能接触到真正的武器研发。

我们可以给小林提供专业的设备和资料,让他的想法能更完善,甚至……有可能变成真正的装备。”

林源愣住了,他看着“东海号”银灰色的舰体,又看了看王建军和赵工认真的眼神,心脏“砰砰”地跳了起来。

他想起无数个夜晚,自己在仓库里对着图纸发呆,想着如果这些东西能真的用上该多好。

原来,这个梦想离自己这么近。

“但是,”王建军话锋一转,“加入之后,你要遵守保密协议,不能把研究内容告诉任何人,包括家人和朋友。

而且,学业不能落下,这是前提。”

“我能做到!”

林源几乎是立刻回答,眼神亮得像夜空中的星星,“我保证不影响学习,也能守住秘密!”

王猛在一旁比他还激动,拽着林源的胳膊晃:“源子,你太牛了!

以后我是不是能跟别人吹,我朋友是搞武器研发的?”

“吹可以,别说具体的。”

王建军瞪了他一眼,语气却带着笑意。

离开仓库时,夕阳正把天空染成金红色。

王建军让赵工先开车送王猛回家,自己则和林源并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。

“小林,知道‘东海’这两个字的分量吗?”

他忽然问。

林源点点头:“知道,那是我们的海疆,得守住。”

“对,得守住。”

王建军看着远处的地平线,像是在跟林源说,又像是在跟自己说,“以前,我们的军舰不够强,别人总想来捣乱。

现在不一样了,我们有了自己的航母,有了越来越先进的武器,但这还不够。

国家的强大,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,你们年轻人,就是未来的希望。”

林源低头看着脚下的路,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的味道扑面而来。

他想起仓库里的“东海号”,想起爷爷留下的那本《航母发展简史》,忽然觉得自己的脚步变得格外有力。

几天后,林源收到了一个快递,里面是一套全新的三维建模软件和一本烫金封面的证书,上面写着“青少年国防创新实验室成员”。

证书里还夹着一张纸条,是赵工的笔迹:“期待‘东海号’的下一次升级,更期待你为真正的‘东海’添砖加瓦。”

林源把证书小心地放进抽屉,然后打开电脑,开始绘制新的图纸。

屏幕上,“东海号”的模型正在缓缓旋转,他在旁边新建了一个文件夹,命名为“电磁弹射器改进方案V1.0”。

窗外,王猛正在楼下喊他去打球,声音穿过窗户,带着少年人的活力。

林源笑了笑,拿起手机回了条消息:“等我半小时,刚算出个新参数。”

仓库里的“东海号”还静静地待在那里,但它的召唤,己经传到了更远的地方。

而林源知道,自己脚下的路,才刚刚开始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